南京:历史街巷泛新意 街区改造注入现代设计元素
长江路更新后的导视系统。 邓露洁摄
继玄武区启动长江路文旅集聚区建设以来,长江路街区建设系统推开,绿化景观修补、大行宫广场改造等持续进行。记者日前获悉,在长江路城市家具、导视系统等提档升级中,均注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让历史街巷也泛起“新意”。
“过马路时低头一看,脚边原本普通的井盖也变得‘时尚’了。”9日,家住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的居民姚小渊发了一则朋友圈,配图是一组彩绘井盖。灰青色的井盖上印有彩色的1912街区、省美术馆、“总统府”景区等长江路标志性建筑图片,辅以银杏、法桐等装饰,仿佛嵌入沥青路面的精致画作。
“长江路是玄武区集中展示文旅资源的‘城市客厅’,座椅、树池、栏杆、垃圾箱等户外环境设施就是‘客厅’中的‘家具’。”设计团队负责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何方说。她也是长江路logo的设计者,灵感来源于她漫步长江路的切身体验。
何方是一名年轻的“老南京”,从小到大,她多次参观长江路沿线的各大文博场馆。当收到为长江路设计logo的邀约时,她自德基出发,自西向东重走了一遍长江路。德基、艾尚天地、南京图书馆、六朝博物馆等沿线“珍珠”,在她脑海中以长江路为“线”串联起来,由此诞生了长江路logo的设计灵感:以时空为轴,挖掘长江路深埋的“金沙”。
这一设计也充分浸润到长江路户外环境设施提档中。记者9日来到长江路看到,道路导视系统、部分城市家具已焕然一新。原本灰黑色的路牌撤下,换成了崭新的白色导引牌,标注了长江路沿线各大地标,凸显全线资源联动。值得一提的是,导视牌背后还附有长江路出游“小地图”,以图绘形式讲解了吃住行、游娱购的各个场所。
据悉,结合长江路历史学问底蕴,团队还设计了丝巾、门票等系列长江路特色文创产品,与全街的“设计风”相互呼应。“以设计的形式,让就地载体‘活’起来。”玄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玄武区还将持续推动长江路更新提质,挖掘就地学问、注入现代设计,让街巷“说话”,让学问“动人”。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大规模改造提升
近年来,王府井大街持续优化调整,重新规划了街区景观,对广告牌匾和临建进行了集中整治,周边胡同也进行了精细化提升,调整优化了整体交通环境【详细】
国土空间管理将采用统一分类标准
《分类指南》的颁布,为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地用海分类【详细】
韩正:坚持以水定城定地定人定产
韩正表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详细】
冬奥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详解“雪如意”跳台设计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外观设计成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造型,故又名“雪如意”。“雪如意”如何融入学问元素?未来如何进行赛后利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