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名家学者为地铁艺术景观设计出招
17日,“‘阳光+家’深圳地铁艺术设计创想会”在坪山美术馆开幕,邀请了来自全球各地的15位著名艺术家、策展人、学问学者及轨道专家,以国际化视角结合深圳地方学问,共同为深圳地铁量身打造兼具“空间美”与“实用美”的艺术设计方案。
深圳作为“设计之都”与“创意之都”,其学问力量与艺术魅力日益凸显,逐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不断迈进。地铁艺术设计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学问展示平台,不仅象征着城市建设水准与审美标准,作为精神与学问的载体,还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创想会以地铁16号线为蓝本,包括著名建筑师、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前纽约城市学问事务部总监Tom Finkelpearl, 国际知名建筑师Tobias Putrih,英国新媒体设计团队Immersive创始人John Munro等在内的艺术家,通过云上圆桌会对各自的方案和创意进行了展示说明。艺术家们在“阳光+ 家”的主题概念及“世居、客居、新居”的学问定位下,探讨了深圳地铁的艺术设计未来,并深度挖掘深圳非遗学问在地铁元素中的体现,希望通过设计实践打造轨道上的城市创新学问艺术平台。
据先容,深圳地铁集团从轨道交通景观学问艺术线网总体策划的高度,以学问理念先行,统领设计、施工、运营全周期的“新地铁设计”思路,搭建全球跨界别设计力量,给予城市更加广阔的公共艺术视野。深圳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先容:“深圳地铁将汲取本次会议精髓,进一步深化艺术设计方案,打造符合‘线网一体化、学问艺术一体化、个站、地下空间一体化、地上空间一体化’五个一体化策略的学问地铁、艺术地铁、景观地铁线路。”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样板示范线路基本形成
目前,2公里绿道示范段已经基本形成。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黄河生态风貌带的规划建设工作,努力为全市人民打造一条城市中的幸福河【详细】
地景艺术为京城冬日添彩
果树和园林绿化修剪下来的枝条,金黄的银杏叶,废弃的树皮、笋壳……各种各样的园林废弃物通过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与世界花卉大观园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自然景观结合【详细】
为村落历史遗存注入艺术活水
乡村振兴路在何方?答案可以有多条,其中有一条答案让人眼睛一亮【详细】
湘赣边首届花木博览会在湖南浏阳启幕
此次花木博览会特别突出产业发展,现场搭建了特色苗木、精品花木、七彩花卉、多肉植物、林木摄影作品展区、扶贫展品、涉林产品展区、浏阳特产展区等8个展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