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法出台 以更高标准守护母亲河
历经三次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长江保护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9章,共96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作为中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需要统筹协调上中下游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法律之间的关系,没有可参考的先例,立法难度较大。在深入研究,充分把握流域立法的特点和长江特色的基础上,长江保护法得以出台。
长江流域涉及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为形成保护合力,法律规定国家建立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统一引导、统筹协调长江保护工作,审议长江保护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督促检查长江保护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
与此同时,长江保护法坚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通过规定更高的保护标准、更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
该法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纳入其中。规定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保护应当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创新驱动、系统治理。
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长江保护法强化考核评价与监督,实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长江保护约谈制度,规定国务院定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长江保护工作。
针对长江禁渔、岸线保护、非法采砂等重点问题,王瑞贺表示,长江保护法在现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补充和细化有关规定,并大幅提高罚款额度,增加处罚方式,补齐现有法律的短板和不足。
此外,长江保护法还对长江流域资源调查与监测预警、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长江源头保护、水生生物保护、城乡融合发展、综合立体化交通体系建设、港口船舶升级改造、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司法服务保障建设、长江学问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最美“儿童文学小镇”落户深圳
走进福田区农园路东侧香蜜公园的一个小入口,穿过曲曲折折的栈道,走进荔林深处,便能发现这个坐落在森林里的图书馆。走近它的过程,便如接近童话故事中【详细】
妫水河修复生态打造冬奥景观廊道
打造2022年冬奥会景观廊道,延庆“母亲河”妫水河生态修复工程即将完工。历经三年,妫水河水质从地表Ⅴ类提升至Ⅲ类,一年四季荡漾灵动水韵【详细】
北京:首博东馆“古韵风帆”描绘运河图景
首都博物馆(东馆)是镶嵌在城市绿心中的“古韵风帆”,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详细】
成都:将形成全域公园城市规划和建设标准体系
从公园城市的空间体系来看,基本上分为三个范畴,其一就是城市公园,就是大众熟悉的原城市开发边界范围之内建设的公园,比如成都的人民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