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教师解读2020园冶杯一等奖作品《长安·街里社区中心》
总体评价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陈锦程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旧城更新背景下的社区中心设计——长安 街里社区中心》,对于基地现状的挖掘较为深入,对于现有场地问题的捕捉敏锐,能够提出相对精准的设计解决策略。方案完成度较高,对于建筑细节的把控到位。
设计背景
社区中心这种建筑类型,所承担的角色应为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载体,是社区公共生活的主要发生器。因此,在提供固有基本功能场所的前提下,融合居民的生活诉求及场所精神的营造与强化,让社区中心给予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是社区类建筑的基本设计内核。
然而,仅仅让社区中心成为居民心中的“家”还远远不够。疫情下的2020,给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社区中心作为城市生活区域内的核心建筑,应该衍生出更多样化、更高层次的需求。它不但是容纳日常公共生活休闲的容器,更应在面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具有相当的应对能力。
设计理念与亮点
该作品设计场地位于古城西安,紧邻明城墙内侧,处于城市发展重要轴线与传统老旧居住社区的交汇处。在这样一个特殊又敏感的设计地段上,学生的设计方案主要围绕两个核心亮点展开:
1.旧城活力提升与21世纪新型活力开放的城市空间研究
旧城是城市的本源与核心,是城市的年轮,是传统城市的生活体系与价值观的沉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现今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高效紧张生活节奏的冲击。传统的生活节奏与生活态度与现实世界的节奏是否一致?同时,面对着西安历史学问的容器同时也是千年学问的见证者——明城墙,如何做才能让城市的生命继续延续,活力永存,真正实现城市生活复兴与老旧公共空间再生的美好愿景?
针对这些问题,在设计手法上顺应城市限高要求,并尽可能将建筑形态显得“轻盈”且“消隐” ,因此采取镂空的设计骨架,表达设计师对历史学问遗产的敬重与敬畏。同时,结合建筑功能与流线,又专门设计了一条“游览廊道 ” ,为游览者提供不同角度与高度欣赏城墙的可能性。在镂空骨架的基础上,填充进多样化的功能模块,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丰富的场景选择。在建筑材料上,传统青砖的创新砌筑方式,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既和谐统一又与众不同。
2.建筑体在特殊时期的角色转变与应对能力探讨
在完成整个设计的过程中,人们经历了疫情带来的行为方式及心理上的改变。这使设计者意识到,建筑作为人类“庇护所”这个本质,在不同的时期都应该得到彰显与体现。因此,在紧急情况下,建筑是否能为灾难应对提供更多的解决策略与可能性?例如在疫情时期,社区中心是否可以成为临时医疗隔离救治区?基于对建筑可变性的探讨,本次设计采用了具有高效、可变、低成本的建筑结构与建造方式。同时模块化空间理念的置入又为疫情期间与后疫情时代人们使用方式可能的改变提供最大灵活度重构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可能性。换言之,在设计上,从方方面面给予了这个社区中心建筑继续“生长”的可能。
引导心得
在设计初期,学生刚经历了考研失利的打击,告诉我希翼可以努力做好毕业设计。正是这点不服输的精神,让学生设计的每个环节中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会主动思考,勤于提问,对与老师给出的反馈意见都会认真思考并作出修改。在对于基地调研的成果和每阶段设计的推进都有较高的深度。同时,带着踏实、认真、谦逊的态度,完成每一次图纸细节的修改。
由于之前带过学生一些课程,在做毕设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了学生在专业认知上的进步,真正将毕业设计做成了整个本科五年学业的总结与升华。获得园冶杯竞赛一等奖的结果,是对学生所有努力的充分肯定。
引导教师:张睿
参赛信息
作品名称:旧城更新背景下的社区中心设计——长安 街里社区中心
参赛编辑:陈锦程
引导老师:张睿
参赛院校: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获 奖:第十一届园冶杯大学生竞赛毕业设计奖建筑学类一等奖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第四届中国国际旅游景区装备博览会2021年12月举办
本届博览会是全国乃至亚洲首次以景区建设为核心、以智慧旅游为方向、以旅游装备为载体的专业化会展活动,主要由展览展示、主题论坛、配套活动三个板块组成【详细】
2021全国风景园林专业16校联合毕设在北建大启动
本着“开放”、“共享”的机制,为全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构建更加广泛、更加开放的专业学习和交流平台,同时服务于地区层面、国家层面关乎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详细】
2021中国(上海)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及设施展览会10月举行
以“美好人居,持续动力”为主题,经过10多年发展,上海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及设施展已成为中国首要的园林景观、城市建设与花园用品展览盛事。积极推广园林景观与人居环境建设优秀企业与创新理念【详细】
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岛门户景观全球征设计方案
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城市群东岸和西岸交汇处,毗邻港澳,紧连穗深,与前海、南沙等国家自贸区紧密连接,是东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地区【详细】